close

GetAttachment.jpg GetAttachment1.jpg

書名:為愛起程 作者:傑伊.帕里尼 出版社: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:2010/03/29

  索菲雅十歲時遇見了二十七歲的托爾斯泰伯爵,那天起她決心成為他的妻子,十七歲那年完成了心願,卻也註定了這段歷經四十八年的悲慘婚姻。

  托爾斯泰把與女僕發生關係並生下私生子、找妓女、姑村等等荒淫無度的事都寫進了日記裡,當他把日記交給索菲雅的那刻,似乎是想證明自己從此忠於索菲雅,沒想到只是心態上的炫燿,妻子是他的觀眾,讓她見證這些淫亂之事,而索菲雅原以為自己能容忍這一切,但事實不然,每當托爾斯泰冷漠以對時,屈辱感會不斷的啃蝕她的心。

  一開始索菲雅以奉獻的方式來愛托爾斯泰,在托爾斯泰寫《戰爭與和平》時,索菲雅日以繼夜的謄寫著手稿,在托爾斯泰生病時,也是無微不至的照顧他,而托爾斯泰總以粗暴的方式征服索菲雅,她也是默默的忍受,還替托爾斯泰生下了13個孩子,但即使付出的再多,得到的關愛卻很少,諷刺的是,托爾斯泰還是個禁慾提倡者,而這種矛盾充斥著他的生活、言論、信仰、理念,令我不得不懷疑,托爾斯泰儼然是個說一套做一套的雙面人。

  整本書約有十多位人物,除了這對夫妻外,其他人都是托爾斯泰身邊的親信與子女,藉由他們的日記去看待托爾斯泰,去描述索菲雅,這種敘述方式很像在看電影,透過角色間所記下來的事件,以多面向的角度拼湊出托爾斯泰的晚年,有時一件事在不同人物身上,會有不同的看法,唯獨那可憐的索菲雅,除了兩名子女站在她那邊外,其他人連同僕人都對索菲雅的存在,感到厭惡,總認為托爾斯泰今日坐擁貴族生活的反理念生活,都是索菲雅一手造成。

  奇怪的是,幾乎每個人對於托爾斯泰的某些言論、行為頗有微詞,卻都只是記下來,而不表現出來,似乎矛盾的不只是托爾斯泰,也感染了整個家庭與身邊的人,相較於這些人的行為,索菲雅倒是率真的令人反感,是個性使然?還是環境的逼迫?我想是後者居多,失去了關愛,還得忍受私下與公開場合上的雙面丈夫,能支撐她的,似乎只有財富的擁有,而種種偏執行為已到了病態的表現,卻沒人去試著理解她、開導她,就連兒女也選邊站。

  這本書自三月七號看完到寫心得,總共翻看了兩遍,雖然沒看過托爾斯泰的作品,但也知道他是有名的大文豪,寫了《復活》、《戰爭與和平》、《安娜卡列尼娜》等經典著作,在圖書館的架上,光《安娜.卡列尼娜》就有好幾版,我想留名青史的人,必定有其值得學習的地方,書裡也有不少托爾斯泰回覆各方問題信件的內容,可以反映出托爾斯泰在哲學、宗教、 文學等理念上的宏觀,也因為如此,讓衝突感更為顯著,所以當我在讀第二遍時,忍不住同情起索菲雅,雖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,但要讓一個人變成這樣,托爾斯泰與眾人也脫不了關係。

  這本書是描述托爾斯泰晚年生活,但藉由人物與人物間流暢的轉換方式、深刻的情感表達,加上每個人的回憶與看法的不同,其實已呈現出托爾斯泰一生的縮影了,而書中除了這對夫妻愛恨相處的描述外,後來成為秘書的布嘉柯夫,也展開了一段戀情,作者傑伊.帕里尼巧妙的藉由兩段愛情的對比、托爾斯泰本身,以及讀完後的後記,才發現這本書不完全是真實的,也包含了不少虛構的對話,這些都徹底的給人一種裡裡外外的衝突與矛盾感,令人回味起來格外有趣。其實我很少重讀一本書,尤其是短時間內,不過這本書就是有這種魔力,會讓人一讀再讀,第一次以布嘉柯夫的角度,第二次則是化身為索菲雅,說不定下次重讀這本書時,又會有不同的想法也不一定。

四月份電影將上映,值得期待。

2.jpg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琥珀色的月亮LU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