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珍妮特.費祺(Janet Fitch)

譯者:蔡憫生 出版社:高寶出版

資料來源:博客來

  「腦子裡接受了某個人已經離開,但是心裡卻無法完全....放下整件事。」-丹尼斯.勒翰

  自我意識甚高的英格莉,是一位詩人,也是一位單親媽媽,在女兒的眼裡,媽媽是高貴典雅、是有距離的,總深怕自己犯了錯,媽媽就會離開她,這樣的恐懼,就在媽媽遇上富豪巴瑞後,成真了。那年雅絲卓只有十二歲,在未成年的情況下,只能被安置在寄養家庭,六年的時間,換了五個寄養家庭,待過收容中心,而她也從害怕受傷害的女孩,轉變為冷漠世俗的女人,這是武裝,也是事實,一次又一次的傷害,是肉體,也是心靈的重傷害,就連她都不相信自己還是當年的小女孩,但心裡的渴望、放不開的回憶、母親教導的點點滴滴、兩人往返的通信內容,不斷的從腦中溢出,其實她在等待一份愛能輕輕的將她擁入懷裡,但等待的時間太長,給的傷害太多,那份渴望只能留在心中。

  在讀這本書時,其實還蠻矛盾的,時而站在女兒的立場,時而站在母親的立場,即使女兒指證歷歷,我還是不禁要想,這是一種傷害的轉移嗎?因為自己受到的傷,為了找個情緒的出口,只好對著她唯一能訴說,也是唯一能回應她的母親發洩,而12~18歲是個連自己都無法摸透自己在想什麼的年紀,有時會莫名的為某件事傷心,有時會因為猜想的事而憤怒,眼睛望出的所有事,彷彿都帶有偏差的想法,尤其在雅絲卓遭遇了那麼多慘事後,更容易如此,而轉移的憤怒情緒,很自然的落在唯一的親人身上,母女間的對立,其實是溝通的不夠多,如果雅絲卓能與媽媽分享內心事,即使有衝突,至少媽媽知道她在想什麼、需要什麼、害怕什麼,這樣兩人間的關係,會不會比較不易被動搖呢?

  換個角度想,有些傷害是無法彌補的,很難不去責怪造成這樣結果的媽媽,很自然的就會想著,如果媽媽當時不要這樣、不要那樣,今天或許就可以....,英格莉以開放又自我的方式教育雅絲卓,但她不明白所謂的開放是應該以孩子為主,而不是自認為灌輸了許多藝術、文學的新知,有別於其他母親就叫開放,反而令雅絲卓封閉了自己,加上環境上未做到隔離措施,讓孩子聽著不該聽的話,學著不該學的事,又過份的相信雅絲卓獨立能力,常留她一人在家,這樣的孩子,心靈的成長又怎會是健全的呢?一個單親的小孩,從未看過父親的孩子,本能的想像自己的父親是怎樣的人,也會渴望有個父親疼愛自己,當母愛從身上被剝離後,處於陌生的環境下,面對年長的男性,會有莫名的好感,有樣學樣,是青少年想談戀愛的渴望,也是內心深處對父親的一種想像,最後變成了一步錯步步錯。

  在五個寄養家庭裡,也曾遇過真正愛她的人克萊兒,很幸福的沉浸在被愛的感覺裡,但兩人間的關係卻又那麼的薄弱,在我看來雅絲卓面對克萊兒,如同面對自己的母親,脆弱又封閉,只能選擇對克萊兒好的話來說,需要被保護的人,轉而變成保護他人的人,這與她的母親又有什麼差別,最後都自私的選擇自己要做的事,愛的越深傷的越重,在雅絲卓的心中留下了最深的傷口,對她而言,上帝讓她活著似乎就是要她贖罪,不配選擇輕易的道路,而需踏上受難之路,這時她的母親也慢慢有了轉變,母女最後一次的談話,解開了一些心結,卻已經來不及改變什麼了,雅絲卓六年的可怕經歷已經不是一句話就能淡化的。雅絲卓的遭遇一次又一次的重擊我的心,那感覺如此深刻,即使闔上了書,彷彿還是聽的到雅絲卓內心的吶喊,六年的歲月,六年的青春,不該是這樣渡過,但命運似乎暗地裡竊喜,捉弄著雅絲卓,安排了一場又一場的難關,靈魂也因此墮落,但我相信雅絲卓的的純真本質還是存在的。

  雅絲卓的經歷也說明了寄養家庭的問題,雖然是小說,但寄養家庭的問題,是真實存在的,還有多少孩子,在黑暗裡渡過,默默的祈禱著快點成年?這是國家社福機關把關不嚴謹的責任,同時也是父母的責任,若是沒辦法用心對待孩子,那就不該抱著反正懷了就養的心態,也是社會的責任,我不相信一個孩子的變化,周圍的人都沒發現,鄰居沒看到、老師沒注意、同學沒關心,一切其實都是人們事不關己所造成的,而目前寄養家庭的問題被關注的太少,加上寄養家庭欠缺專業知識,無法負起教養的責任、建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與糾正偏差行為,這些孩子是弱勢的一群,他們要的不只是溫飽而已,無奈的是,何時政府機關才會真正重視這個問題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琥珀色的月亮LU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